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 深圳宝安:“世界工厂”转型高端智造
深圳宝安:“世界工厂”转型高端智造
2016-8-1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装备级载人旋翼机、智能家用机器人、VR双人太空舱座椅……日前,440多家来自深圳市宝安区的特色企业带着他们的最新高科技产品亮相2016宝安产业发展博览会。这些产品不仅代表着当前宝安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最新成果,更展现出工业4.0时代下宝安所发生的一系列产业裂变。
 
    “没有产业就没有宝安的未来。”深圳市宝安区委书记黄敏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宝安的发展路径一定是产业产业再产业”。近年来,宝安不断加快转型升级,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使曾经被誉为“世界工厂”的宝安,从传统的工业重镇转身成为以高端智造为导向的高新产业大区,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现代产业集群。
 
      划定70平方公里工业控制线
 
    “要像保护基本农田一样保护先进工业,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爱护优质企业。”黄敏表示,产业空间的有效供给,是保障产业发展后劲和可持续性的关键要素。由于以“三来一补”起家,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厂房、工业园区在宝安遍地开花,为当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引导,业态乱、产值低,各园区发展良莠不齐成为造成宝安土地空间资源紧张、制约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宝安着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通过“腾笼换鸟”,不断拓展和优化产业空间,推进旧厂房转型升级成为新兴产业园区。位于西乡街道的F518时尚创意园,原本是一大片旧厂房,聚集了上百家低端加工厂。历经两年时间改造升级,于2007年底落成至今,F518时尚创意园已经形成聚集工业研发设计、品牌策划和广告、影视、建筑、游戏等各类特色产业链条,成为融合创意、设计、艺术的创意产业基地。统计显示,“十二五”时期,宝安区旧工业区改造项目共76个,用地面积475万平方米。
 
    为进一步保障产业发展空间,今年7月29日,宝安在全国率先推出《宝安区工业控制线管理办法(试行)》,根据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导向,按照“总量控制、集中连片、保大放小、分类定策”的原则,划定范围总规模为70平方公里的宝安区工业控制线,并在全国首创分为“工业红线”和“工业蓝线”两个层次,工业红线是为了保障宝安产业长远发展而划定的工业用地底线;工业蓝线是为了保障宝安工业用地总规模而划定的、可稳步转型的工业用地引导线。
 
    106个科技创新平台推动转型
 
    以平台助推科技创新、以园区建设带动产业发展,是宝安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统计显示,2012年至2015年期间,宝安区级科技创新园由5个、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增加到31个、278.8万平方米,其中16个园区被认定为市级科技孵化载体。截至去年年底,宝安已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06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8个,涵盖半导体照明、新一代信息技术、激光及3D打印、智能穿戴、机器人等领域。
 
    桃花源科技创新园是宝安科技创新园区建设的典范,目前已成为创新服务和创新环境“双优型”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吸引了大批海内外高端技术项目和创新团队落户。以邦泰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为例,落户桃花源科技创新园后,历经三年科技攻关,邦泰生物创新全酶催化方式生产出NADH原料,成为全球首家通过全酶催化技术实现工业规模生产辅酶产品的企业,打破了国内生物医药企业、科研院所长期依赖进口的格局。
 
    如今,桃花源科技创新园已聚集了通用测试、中冀联合等一批国际技术领先企业。开园以来,累计实现产值约160亿元,税收约18亿元。在此基础上,宝安还主动与深圳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合作,在桃花源科技创新园建立了深圳第一个区级科技金融联盟,并在高新奇分园、四方网盈科技创新园设立服务站,在全市首推形成市级联盟、区级分部、科技创新园服务站的三级科技金融服务网络。
 
    大项目助力新兴产业集聚
 
    从智能腕带到智能脚环,从智能手表到智能眼镜,从智能跑鞋到智能外套……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宝安参与到智能可穿戴产业链的企业约有200家,直接从事可穿戴终端设备生产的企业约有100家,每周仍有2至3家转型或新成立企业投身到智能可穿戴产品的开发应用与产品生产,产值占深圳该行业的60%以上。
 
    智能穿戴设备的蓬勃发展只是宝安现代产业集群崛起的缩影。据宝安区经济促进局企服中心主任陆奕斌介绍,近年来,宝安将引进培育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引擎级、龙头型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发展起来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如以华讯方舟为龙头的卫星通信产业集群,依托宝安辖区内的深圳(大铲湾)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和“深圳国际车窗”汽车主题综合商业体打造的汽车产业集群,联手大族激光共建百亿级激光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等。
 
    为助力新兴产业聚集,宝安不断加大重大项目引进力度。陆奕斌告诉记者,2016年上半年,宝安共引进重大项目70宗,协议投资额908.9亿元。其中,宝安重点引进的卫星通信项目——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有限公司于7月23日成立。中国首个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启动建设,总投资不低于50亿元,注册资本不低于20亿元。
 
    得益于新兴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2015年,宝安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28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263家;其中,产值超100亿元企业2家,超50亿元企业9家,超10亿元企业82家。今年1至5月份,宝安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289.19亿元,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61家,总数达到1493家。1至4月申请专利7353件,同比增长46.9%,位列深圳市第二。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