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长沙经开区:三大“智慧导师”描绘智能制造发展蓝图
长沙经开区:三大“智慧导师”描绘智能制造发展蓝图
2017-10-31  来源:转载  作者:-


   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从何处来?答案是智能制造。
  
  为积极对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湖南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长沙经开区”)以转型、创新、提升为总揽,确立了“率先打造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率先建设5000亿国家级园区”的发展目标,致力谋划未来五年智能发展蓝图,以期为实体经济彰显新作为、贡献新经验。
 
  布局“智能制造”优势何在?
  
  顺应国家和湖南省有关智能制造行动计划,长沙经开区正谋划《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制造五年规划(2017-2021年)》。
  
  “我们将把智能制造作为园区产业发展主攻方向,以高端装备、短板装备和智能装备为切入点,强化创新驱动和政策激励,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创新。”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曾超群说。
  
  长沙经开区还邀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苏州工业园智慧园区团队、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三大“智慧导师”,探讨园区智能制造发展之路。
  
  目前,长沙经开区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基础及核心关键技术装备应用情况良好,智能制造人才支撑体系建立,发展智能制造具有迫切现实需求。超80%企业普遍实现了生产线自动化部分或全部覆盖。
  
  “除部分对保密等级要求较高的企业外,区内企业基本实现了以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为基础的数据互联互通,为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推广奠定了扎实基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两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杨希说。
  
  智能制造核心技术装备领域,长沙经开区分别有63%、56%、50%、45%的企业部署了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系统、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部分企业还实现了高档数控机床、智能传感与控制系统的全覆盖应用,增材制造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也开始局部应用。
  
  远大科技集团联网监控中心。长沙经开区供图
  
  长沙经开区还拥有人才约16.5万人,包括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10人,各类研发平台集聚创新创业团队72个。
 

  “三位一体”协同发力
  
  围绕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长沙经开区将绘出怎样的智能制造发展路线图?
  
  这就绕不开“三位一体”工作机制。
  
  即加快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打造智慧园区和建设工业互联网云平台。通过这一工作机制协同发力,长沙经开区将加快推动智能制造整体水平提升,助推长沙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
  
  杨希透露,未来将重点围绕智能装备、智能生产、智能服务等领域,发挥园区大规模先进制造业和产城融合、产业融合叠加区域的优势,实现智能制造技术装备、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企业在园区的聚集,在全国率先构建完整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
  
  苏州工业园区是国内最先进的智慧化园区。苏州工业园智慧园区团队咨询总监田汶灵说,他们将推动长沙经开区政务上“云”,打造“互联网+公共服务”模范区,为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提供路线图。
  
  由三一投资孵化的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了国内首个自主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根云,实现了近30万台各类机器设备的智能互联。
  
  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湖南政府事务经理戴勇超介绍,依托“根云”平台,长沙经开区将打造一个先进的工业互联网云平台(企业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为区内企业提供涵盖智能研发、智能生产、智能服务等全方位智能化公共服务。
  
  率先建成5000亿国家级园区
  
  根据“三位一体”工作部署,长沙经开区打造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分两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为2017年至2021年,第二阶段是2021年至2025年。
  
  航拍长沙经开区管委会。 长沙经开区供图
  
  第一阶段重点培育智能化特色产业应用、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集成两类主体,使“智慧园区”初步形成规模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建设全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打造“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的双示范品牌园区。
  
  第二阶段重点扶持智能技术与装备创新主体,形成产学研协同、产业协同、开放合作等多种创新机制,“智慧园区”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逐步建成“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对接“中国制造2025”。
  
  “到2021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801亿元,技工贸收入实现5008亿元,过百亿企业数量实现翻番(达到10家),率先建成5000亿国家级园区。”长沙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张庆红说。
  
  今后,长沙经开区将重点围绕智能装备、智能生产、智能服务等领域,发挥园区大规模先进制造业和产城融合、产业融合叠加区域的优势,提升三大主导产业及新兴产业领域的智能制造整体水平,实现重点产业示范工厂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5%,不良品率降低35%,全面提升产业经济发展动力;支持30-50家重点企业开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试点示范,力争实现经济效益3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引进100名智能制造核心人才。

 

        转自:中国机器人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