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螺纹加工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螺纹加工机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螺纹加工机床网> 热点新闻>研发体系初步形成 中国机器人产业加快布局
研发体系初步形成 中国机器人产业加快布局
2015-5-7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还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的谢雯雯和自己参与研发的机器人雏形在一起(2012年3月16日摄)
 
  左图 还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的谢雯雯和自己参与研发的机器人雏形在一起(2012年3月16日摄)。

  右图 蒜泥科技工程师谢雯雯在调试第六代半自主远程体感服务机器人“Frank”(4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摄

  机器人产业布局正在中国遍地开花。东部的上海已打造出涵盖研发、制造、集成、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中部的重庆提出建设“机器人之都”的目标,北部的沈抚新城正努力成为国内机器人产业技术研发、生产的重点集聚区……据统计,我国已有40多个城市建设或计划建设机器人产业基地(园区),在建机器人项目产能有几十万台。

  “目前,国内机器人产业投资迅速增长,各地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布局正陆续展开。”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并有3到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到10个配套产业集群。

  产业布局快速推进

  2020年的产业规划还是远景,我国推进机器人的步伐却早已迈开:青岛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已引进安川电机、新松机器人、软控科捷等35个机器人项目,总投资约84.2亿元;江苏常州打造的机器人产业带今年产量已达1200台;重庆更号称要打造千亿级别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带……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机器人企业已达530余家,其中包括60余家上市公司,各地政府建成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40余家,现有地方机器人产业园到2020年的规划投资额超过5000亿元。

  其中,工业机器人产业布局尤为快速。工业机器人被列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上海已经有ABB、库卡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以及新松机器人、上海新时达等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青岛已有20余家工业机器人企业,年产值约3亿元。芜湖计划今年形成产业规模超200亿元的芜马合作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

  据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树翀介绍,预计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将增长到15140台,增速为25.6%,2017年产量预计达到23620台,复合增长率在25.2%左右。

  “国产工业机器人因为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近几年发展较快,已初步进入产业化阶段。”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说。

  研发体系初步形成

  “从中国的发展来看,政府对于工业机器人的各项扶持政策并不亚于当年的日本和韩国。”李树翀表示,在政策推动下,中国机器人产业正逐步建立起研发体系,相关行业配套支撑能力也在不断加强。

  目前,我国机器人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从机器人应用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研发体系,在工业与服务机器人产业化、特种机器人技术攻关与系统应用、机器人前沿技术储备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从工业机器人生产研发等产业的角度来看,东北、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发展较好。”李树翀说。

  其中,东北是国内老工业基地,是最早从事于工业机器人生产的地区,主要企业包括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哈尔滨博时自动化设备等。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汽车制造业、电子制造企业集中地,也是重要的机器人自动化公司集聚地,主要企业有上海富安工厂自动化、上海机电一体化工程中心、上海广茂达伙伴机器人等。京津冀地区因其技术优势,机器人产业也有所发展,代表企业包括北京紫光、艾捷默、远大超人、拓博尔等,覆盖领域包括工业机器人及其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等产品和服务。

  研发体系的初步建立,正有力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不断技术创新,开展核心部件和关键性共性技术攻关,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升产品稳定性和可靠度。

  布局种类日益丰富
 
  会扫地、会做饭、能端茶、能看病,虽然比工业机器人起步晚,服务机器人却在迅速走入千家万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所长施进浩介绍说,服务机器人的定位就是服务,分为专业机器人和家用机器人两种。目前,国内的助老助残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已发展的很快,服务机器人正成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布局的下一个重点方向。

  部分企业已有自主研发并被市场高度认可的产品,比如驰名海外的大疆无人机,还有不少企业将服务机器人作为企业战略正加快布局。中轻集团长泰机器人公司总经理杨漾表示,机器人正从工业走向服务的广阔领域,长泰已经在布局服务机器人,作为下一步的发展重点。新松公司总裁曲道奎介绍说,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今年将增发股票30亿元,募集来的资金正是要用于大力发展不同领域的机器人产品,包括洁净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让产品实现全覆盖。

  产业园里的服务机器人布局也悄然多了起来。深圳市的机器人产业规划提出,在服务机器人孵化工程方面,家庭服务机器人、医疗健康机器人以及特种服务机器人成为重中之重。在哈南工业新城机器人产业园区,送餐机器人、炒菜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让人啧啧称奇,服务机器人在这里很快将实现量产。

  “中国服务机器人起步较晚,但将来的体量将比工业机器人还大。”宋晓刚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服务机器人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市场布局将加速。一方面,对消费类机器人,企业会紧密捕捉市场动向;另一方面,养老、医疗等机器人,也是解决当下社会问题的方向。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