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螺纹加工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螺纹加工机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螺纹加工机床网> 热点新闻>2016机床制造业CEO国际论坛实况剪辑
2016机床制造业CEO国际论坛实况剪辑
2016-4-14  来源: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作者:-

      主持人:大家知道,中国机床工具消费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 同时也是近年变化最大的市场,其变化的基本特征是:需求总量持续减少,需求结构不断升级。市场环境的变化已经对机床制造业的发展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传统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产业分化的趋势 也日渐明显。在这过程当中,催生出业界许多卓有成效的新作为,这些新作为,又反过来加速了竞争新格局的形成。 本届论坛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举办的,因此,我们把这次论坛 的主题确定为“新环境•新格局•新作为”。如何认识这些重大变化和深刻变革?如何把握这些变化的本质规律?从而在变化过程当中牢 牢地掌握竞争主动权,正是今天的论坛所要集中讨论的话题。


      执念坚守  主动求变 迎接机床工具行业大周期的到来


      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 董事长  龙兴元


      龙总结合秦川机床10多年的创新与改革发展实践,提出了两大观点:第一,执念坚守,不忘初心,即坚守本分、坚守主业和坚守品质;第二,主动求变,打造变革基因。主要做法有三:一是打造正向研发的技术发展模式;二是构建强弱周期相济的产业发展模式,使集团的“3个1/3”产业布 局更为统一和明晰;三是聚焦高端,引领发展。解读“3个1/3”:第一个1/3是机床工具装备、智能制造岛(生产线),主要由三大制造工艺装备链来体现;第二个1/3是以高端技术与工艺引领的关键零部 件制造;第三个1/3是现代制造服务业。秦川机床战略性的结构调整始于2011年。经过多年努力, 三大业务板块的协调发展,已初步显现出新模式对行业波动的平抑性。 整个机床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变革。推动秦川机床转型升级的核心命题是:技术领先,模式取胜,打造具有世界水平的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系统集成商和关键功能部件供应商,迎接机床工具 行业大周期的到来。


      新时代的机床


      日本大隈机床总裁  花木義麿


      从1898年制造第一台面条机开始到现在的机床自动化、多功能化、工序集约,大隈立足数控车床,开发复合加工机床产品,一直以来从未停止过对创新的追求。当前机床市场面对人工费上涨,劳动力不足,资源与能源匮乏,环境问题加剧,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变化。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一是利用智能机床,充分满足机床的高精度、高功能化、自动化/无人化需求;二是利用智 能工厂,满足工厂提高效率的需求;三是提高节能环保。新时代的机床是什么样的机床?花木先生指出:未来,机床进化为智能机床,生产工厂进化为智能工厂。想要构建智能工厂,必须要有智能机床。最后,花木先生总结道:大隈机床一直坚持对技术和品质的追求,向客户提供更高的附加价值,为全球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创新引领发展  品质成就未来


      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总经理   姜华

  
      面对当前的宏观形势及行业现状,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常态?姜总认为:一是转变思想:以新思想适应新常态;以新理念实践新常态,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二是明确方向:做好企业“十三五”战略发展规划,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标杆,做好企业技术和产品发展规划;创新引领发展,品质成就未来;调结构、转方式要落地,收缩战线、加强纵深不失为明智之举;匠心打造有自己特色的核心业务,推动专业化、协作化配套制造管理;创新引领转型升级应从基础技术质量创新提升入手,商业模式固然重要,但产品质量更重要,要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做强比做大重要,利润比规模重要,品质比价格重要。三是落实行动:行业面临的危机虽然危险重重但也机会多多;要充满信心,坚持坚守,并用务实和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未来;质量才是企业生存之本;建立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行业发展平台。宁江机床是中小型企业,规模不大,但是以精密见长,经历了一段时候快速扩张,近年来宁江机床又回归了,把过去扩张的领域甩掉,回归自己擅长的领域。这是明显的战线收缩,加强纵深。姜总谈到,他们现在特别强调用工匠精神打造双核文化:最传统的质量和可靠性。宁江机床这些年,在提供成套自动化设备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已经向用户成功提供了30多套FMS生产线设备,这在国内机床制造业非常领先。


      数控机床全球化新格局


      友嘉实业集团总裁   朱志洋


      朱总介绍了友嘉集团的设备和产品线,他指出友嘉在设备上是全球唯一一家从中端一直做到高端、高高端的数控机床厂商,并且具备最完整的全球产品线。面对目前机床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友嘉认为这是个新机会,是一个并购的好机会,这正是友嘉不断大幅度收购的原因。友嘉经过26年的发展,目前在全球已经拥有超过60个制造工厂, 坐落于11个国家,所有的数控机床都是一家一家通过并购、兼并而来。这些被并购的所有企业都在短时期内实现了扭亏为盈。友嘉全球并购的势头有增无减,未来速度还要加快。如果顺利的话,可能未来五年,友嘉在全球布局的数控机床企业将超过100家。朱总总结说,“工业4.0”也是友嘉集团要努力进行的一个重要方向,更是一个新机遇,希望通过“工业4.0”、“中国制 造2025”为基础,不只为客户提供设备和应用,还能提供解决方案、经营决策以及提升竞争力 方面的能力。未来不管是业务人员、服务人员,还是生产制造人员、研发人员,都能在非常短的时间了解到整个公司,可以做出经营决策。最终,让友嘉从制造企业转型为制造物业,在全球友嘉集团突破90个企业,在这90个企业中选择一些企业,从自身做起,转型为智能产业。


       瑞士特纳斯的创新理念


       瑞士特纳斯集团瑞士型车床产品管理总监  Philippe Charles


      特纳斯是从瑞士最著名的钟表工业市场发展起来的一家公司,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市场和产品特色,不仅仅局限于钟表行业,现已扩展到汽车、医疗、电子等多个细分市场。特纳斯根植于瑞士,用全球化的理念不断发展,目前已有13个全球分公司,尤其是中国市场对特纳斯越来越重要,在三年之前开始在中国加大力度,增加市场份额。

     Philippe Charles最后提出了2017年的六大战略动力:第一大战略动力是业务国际化;第二是要加强亚洲工厂的生产力,而且速度要更快,因为现在机械行业不能等,时间很重要,要保证元件及时交付;第三是用创新赢增长,软件、硬件方面要与时俱进,满足业界需求;第四是不但要考虑到成本,还要考虑到顾客需要很多的支持,比如修理维护客户的机器,为客户提供其他的解决方案(包括编程、软件、工艺);第五还要提供运营管理,特纳斯历史悠久,但是现在在市场当中同样会遇到很多挑战,需要有很好的想法、理念赢得市场份额;第六为目标细分市 场,提供独一无二的解决方案, 因为现在业界有很多的变化,有很多新的材料、新的挑战、新的零件,必须与时俱进,满足市场 最新需求。

       圆桌对话主题:巨变之下机床工业的战略调整
 

      主持人:在圆桌对话环节,请嘉宾围绕着“新环境•新格局•新作为”的大主题,分别就成形机床、金切机床、专用机床、电主轴以及汽车动力总成解决方案等领域的市场和形势共同探讨:巨变之下机床工业的战略调整。


      冷志斌:早在几年前,亚威就立足于高端定位,开展成形机床的转型升级,推动自动化成套设备的研发。几年前淘汰了低端普通产品的销售,前面五年,我们基本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而且规模和效益取得很好的平衡。这么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公司的净利率10%,没有因为市场的波动造成比较大的滑坡。这得益于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持续的改善产品的技术质量水平,巩固提升市场的占有率,客户的认可度。亚威也有缺失的地方,比如激光技术等新型技术的应用。发展有一些滞后,或者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没有达到市场发展的速度。现在正在加速追赶。虽然开始晚,但我们做机床的在制造链当中把控的能力、质量控制能力以及产品结构优化能力相对强一些。在新常态下,我们要做好战略的抉择,做好取舍。同时也要匹配相应的资源,这样才能抓住机会。


      在当前新常态下,中央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作为企业的角度更重要的还是最后的一补。机床行业是相对比较传统,产业链比较长的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其中有两个最根本的要素,一是产品的技术创新要始终围绕市场需求变化,做适应性的跟进;二是企业产品品质控制,无论是可靠性, 还是精度,要适应未来行业需要。亚威要做好结构性的调整,必须要踏踏实实地补好短板。在技术和质量管理方面,持续地加大投入,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的要求。


      张明:中国的经济,包括制造业,有两个特点,一从以两位数速度增长变成了中速的发展,这在经济发达国家发展历程中都看得到,眼下成为了我们新的常态,所以需要新的行动。第二点,中国已经到了人口红利丧失的阶段。大家知道,找一个好的工人非常难,只能用提高工资的方法招募工人,这就给企业带来成本的压力。据统计,在最近10年当中,工资几乎翻了1.5~2倍,根据具体区域不同而不同,这对企业压力很大。


      中央提出的结构性调整对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制造业里面运用更多的自动化设备,一来减少人力成本,二来高端市场需求更高精度和更高生产率的机床。埃马克看到了这个机遇。几年以前,公司就把本地化提上最高的议事日程。在三年前江苏的常州市建了全球埃马克集团里最大的生产基地,这个基地比德国基地还要大,年生产能力可达每年3000台机床,今年可以达到600台机床。


      很多人以前讲机床本地化,只是购买部件的本地化,我觉得不是,本地化应该在这里做研发,做生产,所有的部件在这里生产,这是最高级的本地化。埃马克在前几年的发展是很快,这几年很迅速,去年我们还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希望今年也有那么大的增长。


      任宏志:格劳博产品的定位范围完全针对汽车发动机动力总成制造,对发动机缸体、缸盖、变速箱等壳体的加工。格劳博在中国的13年中,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这得益于中国快速发展的汽车工业。


      由于在德国和大众汽车传统 的配套关系,格劳博几乎垄断了 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所有的动力总成生产线。但后来上海通用成了我们最大的客户。在上海通用汽车里,格劳博的设备已经超过千台,近2000台,发动机制造线超过20条。随着民族汽车产业的 发展,格劳博也开始和奇瑞、吉利和长城等汽车动力总成车间合作发展势头惊人。


      从这个角度对格劳博来讲,这几年虽然机床行业不是很景气,但是对我们影响并不是很大。这种格局的发展,这种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面对国内自主品牌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要求我们进行技术创新。如我们跟通用合作搞缸体喷涂技术,节省了铸铁缸套。


      随着新格局的出现,格劳博的产品结构也要发生变化,比如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发动机制造业将会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这种的变化可能会使格劳博原来的优势失掉,因此我们现在在开发新的产品。比如这次CCMT2016上,会展出一台全新的五轴联动机床,应用范围比较 广阔,这种产品在大连工厂生产,也是德国允许我们在国内生产的唯一的五轴联动机床。伴随着新环境新形势,我们应该有新的作为。


      汤秀清:昊志从2002年开始做主轴研发,刚开始做线路板行业用主轴。现在在线路板行业,昊志占的份额应该是最大。在金属雕刻行业,在手机触摸屏模具行业也应该是最大的,预计我们 今年3月份在创业板上市。


      刚才陈会长一直讲创新,对我们来说标题比较大,我们企业的情况是,小创新要不断,大创新要稳,而且不允许随便大创新。主轴在机床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生产线中的作用更大。我们在这点尽量做稳,小创新必须是可靠的创新,大创新必须要验证,自己认为没问题,客户认为没问题,我个人认为,每一天都是新环境。挣到钱的时候,把“脂肪”储存起来,钱留下来;订单少的时候,有时间的时候尽量做研发。这么多年来,昊志的研发费用没有一年会低于销售额的6%,我们一直坚持在做,接下来把份额进一步提高10%。做主轴研发的超过100名同事,而且是自己培养为主,基本是985、211高校招回来。这么多年来,没有感觉到大的压力,可能时间不长,我们更应多向各位前辈请教。前面五位前辈讲得好,每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有限的,如果展的太宽,那就做不太好。 要扎扎实实走下去,不要太花哨的,每一样承诺都要做到,这就是我的目标。


      GiovanniMaria Varazi:柯马在中国可能因为机器人而出名,实际上机器人事业部是公司里最小的,柯马提供全球范围内的所有类型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主要是汽车行业。柯马20亿欧元的销售额,车体组装占有50%~60%;动力总成是第二大事业部,大概4亿欧元销售额。


      柯马数控中心的生产是在佛山,也许不再能够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但是仍然是我们最有 希望的市场。我想说的是,中国市场占了全球销售额的40%,所以中国对我们事业部而言非常关键。这是一个迅速变化的时期, 不断变化的立法过程,新的发动机技术,新的生态友好的环境的立法,我们要准备好面对这些变 化。去年对整个行业是很困难的一年,可喜的是其他行业的几大变化,我们很多年前就已经面对了。工业4.0,智能工厂,智能机器,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更聪明的人,这是为什么我们想在公司内部培养创新文化和工业自动化的文化。


      我们要对市场,对我们客户的需求进行足够的预测,我们应当更好的利用全球公司的优势, 可以更好地发挥协同作用。


      主持人:今天一共有10位嘉宾参加了今天的论坛,这10位嘉宾来自全球各国和各地区,他们的企业非常具有代表性,各位演讲嘉宾包括圆桌对话嘉宾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话题跟大家分享在新环境、新格局的大背景下,行业的发展和转型,相信今天参加本届论坛的各位企业家、各位来宾,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达到我们举办论坛的目的,再次感谢大家的参与!明天CCMT2016就要正式拉开大幕,今天的各位嘉宾大部分是本届展会的展商,展会将展示全球机床制造业最新技术和产业成果,共同祝愿本届展会取得圆满成功,同时邀请各位嘉宾关注明年4月将在北京CIMT2017举办的机床制造业CEO国际论坛,到那时候我们再相见,谢谢大家!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