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 中国机器人如何赢得更多3美分
中国机器人如何赢得更多3美分
2017-3-28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人工智能的较量无时无刻不体现为人与人的竞争,我们值得为3美分而欣喜,同样也需要有潜沉之心为赢得更多3美分努力。
  
  几天前,在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启动仪式上,浙江余姚一位副市长讲了一个很励志的故事:当地一家制笔企业,自主研发了两条智能生产线,外商来考察,对生产状况很满意。言笑晏晏之际,余姚老板却“坐地起价”:每支笔涨价3美分!因为品质有保障,客户没多想就爽快答应了。
  
  这3美分,是中国企业家主动作为赢得的品质溢价,更是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底气的写照。据余姚当地干部介绍,“机器换人”已经成为最受当地企业家欢迎的产业政策,今年将投入30亿元继续推进“机器换人”。一方面用工成本逐步推高,一台打磨机器人价格不到30万元,却可替代6名熟练工。用机器人一年可以省42万,一年就能回本。另一方面,产品精度还上去了,何况,还有那3美分的溢价。无论立足眼前的成本—收益分析,还是面对新一轮产业革命的竞争,制造业的智能化已经成为趋势。
  
  透过各级政府与各地企业家聚焦智能制造的灼热目光,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发展更完整的切面。在人民币贬值、出口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因为转型升级,有企业可以逆势涨价;在劳动力要素价格飙升、人口红利不再突出之际,地方政府、各类企业为下一个长周期的竞争力主动升级、抢滩登陆;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时代的呼声,大规模智能装备的生产拓展了这条可能性曲线。很多人只注意到中国宏观经济换挡调速,其实进入微观场景,各类脱胎换骨正在上演。
  
  当然,机器人也面临着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当国内出现大量的“机器换人”需求,机器人本身的供给也需要一场改革。“机器人产业有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风险”,今年两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的担忧很有代表性。随着全国20多个省份把机器人作为重点产业培育,已建和在建机器人产业园区已超40个,机器人企业数超过了800个。与此同时,国内机器人产业下游系统集成产业发达而上游核心零部件研发孱弱,同质化有余,差异化不足。一份“工业机器人产业全球重要专利申请人”榜单更显示,全球前15位重要申请人中,日本企业占了11席,国内无一企业上榜,机器人“四大家族”控制着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的现状,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必须搬开的“拦路虎”。
  
  拦路虎不会自己走,智能制造发展又没有退路,那么只能靠弯道超车。机器人产业位于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与人才密集产业的交点,这决定了并非所有地方都有能力也都适合发展机器人产业,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要注意差异化发展,避免图名图利地一哄而上做低端竞争。同时,还需要更好地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一方面,要提高行业发展的门槛,避免高端产业低端化;另一方面,更要在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积累核心知识产权、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队伍等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催化,让资源更集中流向优质企业,助力企业走出集成应用的盆地,走向核心技术研发的高地。
  
  几天前,腾讯的“绝艺”围棋机器人战胜了日本的“DeepZenGo”,在计算机围棋大赛中夺冠。人们曾激烈讨论人机的较量,因为这带给人们一种未来学范畴的兴奋与刺激。同时在广阔的工业制造领域,智能的较量无时无刻不体现为人与人的竞争,成为影响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最现实的变量。我们值得为3美分而欣喜,同样也需要有潜沉之心为赢得更多3美分努力,惟其如此,才能拥抱高品质智能制造的未来。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