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从这五大关键词看2017上半年机器人行业
从这五大关键词看2017上半年机器人行业
2017-7-17  来源:头条号  作者:

 

      转眼,2017年已过半。对整个机器人行业来说,这半年无疑是挑战与机遇均格外活跃的。
 
  不论是外资品牌还是本土品牌,都在不断搞事情,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行业呈现了哪些特点?
 
  作为机器人行业的吃瓜小编专业媒体,总觉得很有必要用几个词来形容2017年上半年的机器人行业。在梳理上半年新闻时,不禁感叹,原来这么多事儿都是在半年之内发生的!
 
  资本布局


  并购
 
  在这土豪并起、群雄竞购的时代,并购成为机器人行业上半年的主旋律。有时候,我甚至怀疑,这个圈就是买来卖去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万万没想到之abb收购贝加莱。4月4日,“ABB收购贝加莱——塑造工业自动化领袖”的新闻出现的ABB公司的主页上,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张ABB与B&R赤橙相融的图片,瞬间刷爆每一位工业自动化从业者的朋友圈。


  
      


 
此次收购是现金收购,嗯,是ABB一贯的风格。回想2010年12月收购Baldor电气公司的时候,也是全现金!42亿美元!尽管收购贝加莱的成交金额并没有公布,但也能想象这是怎样一笔巨额。手握现金、阔绰大方的ABB,每当出手必令人惊讶。
 
  ABB方面声称收购贝加莱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个说法毫不夸张,通过这次收购,ABB轻松成为奥地利最大的自动化供应商。虎穴之边,紧盯着德国—那里是西门子的老家。
 
  在上半年,另一则刷爆朋友圈的收购非软银莫属。软银一直以来都是收购大户,去年软银就斥资320亿美元收购英国芯片公司ARM,除此之外,自2014年以来软银共发起了24次收购,总价值达62亿美元。而此次软银的收购对象之一波士顿动力自带网红属性,每一次的亮相都会引起轩然大波。(点击查看收购详情)ABB收购贝加莱,业界一致看好,反观软银收购波士顿动力,评论就没有那么友好了,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波士顿动力可能是一块“烫手山芋”。波士顿动力一直被视为奇葩,不赚钱难合作,其研发目标一直是针对概念型的机器人,每款都有“屠龙之技”,但并没有从实验室走到某一个使用场景中。最尴尬的是,到目前为止这家公司也没有表现出进军商业领域的意图。
 
  其实很想为波士顿动力研发团队这种“任他支离狂悖,任他颠倒颇僻,我自岿然不动”的研发初心点个大大的赞。
 

  

 


      现在对这桩收购下定论言之过早,孙正义大大带领下的波士顿动力,很让人期待不是吗?
 
  此外,动辄过亿的收购也不胜枚举,如三丰智能26亿收购鑫燕隆、海伦哲拟斥资17亿元收购四公司股权、华昌达筹划10 -40亿海外资产购买、楚天科技11亿并购Romaco、京山轻机8.08亿元收购苏州晟成、海尔3.3亿收购新西兰PML、新时达4.05亿“迎娶“之山智控…嗯,有钱任性,不过收购资产仅仅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之后的整合发展才是关键。


  融资
 
  有人总结过,有融资的地方就有新商业模式的诞生。这或许是一句非常切合实际的话,相较于2016年,2017年资本市场逐渐回归理性。但是每天依然有数不清的融资消息传出。这种趋势,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在了机器人行业。
 
  仅在2017年上半年,就有超过100家机器人创业公司拿到金额不等的融资。这些公司绝大多数是从事3D视觉、无人驾驶技术、AI交互、传感、医疗机器人等技术研发的创业公司,工业机器人公司似乎并没有那么受资本青睐。

       上市
 
  新三板挂牌公司已达11200余家,其中涉足机器人业务的企业已经超过200家。2017上半年,已经有汇博股份、中设智能、中技克美、巨能股份等近20家机器人企业挂牌新三板,目前还有北洋天青、鼎运智能、松庆智能、申安智能等企业在申请挂牌。话说新三板上的这些企业中,不说一万也有八千家心里藏着IPO的梦。但这些企业中能够成功实现梦想的却寥寥无几。
 
  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见鬼了呢?毕竟真的有企业见鬼转板成功啊!
 
  今年2月,新三板工业机器人企业拓斯达538天“火速过会”,顺利登陆创业板的爆炸事件还历历在目。6月,另一家新三板工业机器人公司江苏北人宣布进入上市辅导,其2016年营业收入增速达77%。
 
  等着吧,未来会有更多的“拓斯达们”和“江苏北人们”!
 
  建厂扩产
 
  全球每卖出十台机器人,有三台销往中国!这个数据还是很可怕的,中国持续爆买机器人,供不应求在机器人行业是常态。在一定程度上,机器人行业还是“卖方市场”,至少对于那些耳熟能详的外资品牌而言是这样。
 
  这不,为了扩大产能,kuka就打响了2017年建厂扩产的第一枪。1月11日, KUKA公司隆重举行中国二期厂房奠基仪式,宣布再次加大对中国的投资。KUKA机器人中国二期厂房建立后,将极大地缩短KUKA产品的生产与运输时间,同时加快售后响应速度、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而后,安川电机、川崎、发那科、那智、哈默纳科、纳博特斯克等日系品牌厂商也纷纷宣布以各种方式扩大产能。

       与此同时,国内机器人企业也没闲着。6月23日,德梅柯未来工厂落成典礼隆重举行,这座工厂占地61,272平方米,引进了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并正式投产,预示着德梅柯的研发生产线不断向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
 
  为应对未来旺盛的市场需求,新时达设有在建新工厂4个,全面提升产能。包括位于上海嘉定的年产10000余台套的新时达机器人智能新工厂、位于深圳松山湖的众为兴新工厂、位于昆山的晓奥享荣新工厂和位于安徽芜湖的新时达机器人工厂等。
 
  此外,还有科大智能11亿建机器人基地、明匠智能投10亿建机器人产业园等壕气的消息不绝于耳。


  新品迭出
 
  波士顿动力的每一款新品都能赚足眼球,引起轩然大波,Handle也一样。

  
  


  
 Handle在演示中表现出出色的平衡感,比如能在平坦的路上飞快行进,并能在飞速前行中跳跃过一个半米高的障碍物,无论是前进还是倒退或者原地旋转,都表现出极好的平衡感。不仅如此,它还能从一段不算陡峭的斜坡上滑到结冰的湖面滑冰。难以想象,到底怎样一群人才能研发出这么逆天的机器人!
 
  另一款画风清奇的“大长腿”机器人Cassie表现也不俗,Cassie 可以站立、蹲起,可以像人类一样直立行走,并且能轻松面对草地、滩涂啊、山地之类的复杂地形。我天,这不就是跑腿人员必备的素质吗?
 

  

 


不过送快递送外卖其实还只是你们这些肥宅的奢望。Agility Robotics 公司设计 Cassie 的初衷是为了救援、户外探险以及针对残障人士的机械骨骼,帮忙跑腿可能是搞副业。
 
  据说Cassie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鸵鸟。的确,近年来从天上飞的鸟、昆虫,地上跑的蜥蜴、鸵鸟,以及水里游的鱼、章鱼,都成为机器人产品的模拟对象。尽管很多仿生机器人看起来并不实用,但在这里不得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
 
  还有一个叫板波士顿动力的公司—Ghost Robotics,也在3月初展示了Minitaur的新技能。Minitaur演示了如何通过调整步态来处理各种地形。它可以攀爬、跳跃、倒立、开门,在冰上行走,甚至可以两条腿走路。它看起来像一条兴奋的小狗。但是,它到底可以用来干啥呢?
 

  


  
      看完这些炫酷的玩意儿,我们来看点能实际应用的。
 
  医疗机器人市场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各大厂商都闻风而动。KUKA七轴轻型医疗机器人春季量产、美的安川公司5月底推出用于手脚复健的单车型装置,埃斯顿公司也正在寻找具有医疗器械资源背景的合作伙伴进入康复机器人市场。
 
  协作机器人市场依旧火的很任性。小编在3月做了一个协作机器人盘点,里面提及27家公司(点击查看详情),当时自以为已经很全面了,结果文章一发就被粉丝们的评论打脸,随后赶紧补课,竟然又找出10家推出协作机器人的企业(点击查看详情)。当然还是有遗漏,并且永远不会有最终的名单,因为每天都有新的公司涌现。
 
  以精准高效而闻名的史陶比尔在3月公布了首款协作机器人,德国史陶比尔机器人公司总经理Gerald Vogt说:“新机器重量更轻,因此更具活动、更节能,安全是开发团队的一个主要标准,在这方面,它具备开创性的安全特性,为人机协作提供新的范围。”目前还没有这款机器人量产、销售的消息,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电装公司也在5月份公布了Cobotta一个简单的视频,并宣称将于年底正式发布。终于快到正式发布了,要知道这款机器人的样机在2015年就已经公开亮相。电装公司是不是错过了一些什么?
 
  如今在机器人行业,“单兵作战、各自为政”已经是过去式, “强强联手、组合出击”的时代。我们越来越多的看到上下游企业优势互补的合作,共同推出新产品。
 
  4月24日,长盈精密与安川电机就合资生产万台六轴工业机器人项目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合作的首款小型六轴机器人也全面曝光。首款机器人将集合7kg负载,±0.02mm的重复定位精度、IP67的防水等级等优势,实现同类产品中精度最高、防水等级最高、所占空间最小、价格最优等特点。首款机器人将于8月份正式投入市场。
 
  川崎也在6月27日推出弧焊套装,套装内的新品焊机KW300A和KW350AP,是川崎与肯倍强强联手落地的首款产品。

    


 
 出色的焊机加上一流的弧焊机器人,让弧焊套装发挥出1+1>2的效果:可快速提供线性化数据及接口线缆回路图,大幅缩短调试时间;便于进行快速化设定,提高效率。
 
   国产机器人
 
  “国产机器人”是五大行业关键词中唯一的名词,却似乎比动词更有力量。不动声色,却在悄然崛起。
 
  身处机器人行业的你们有没有发现,进入2017年,一些评论国产机器人落后的报道正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国产机器人的创新。比如,国产机器人厂商正在努力让机器人更具易用性,进一步降低使用门槛,助推产业的爆发性增长。
 
  埃夫特方面曾表示,让机器人变得更易用、更智能,所有的人都会操作机器人,不存在后期使用门槛,这是其未来努力的方向。
 
  新时达近年来在产品开发上也始终坚持提升工业机器人的易用性,凭借自身在伺服驱动、软件控制方面的技术优势,不断地结合用户产品特点开发出符合客户应用需求的、具备易操作性的应用软件包,以及一些机器人拓展功能例如:力矩传感、拖动示教、防碰撞、视觉应用等功能。
 
  在持续努力和创新的驱动下,国产机器人已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曾经年销一百台是国产机器人厂商的奋斗目标,如今埃夫特每月都有数百台的销量。

  
  


 
  新时达亦是厚积薄发,2017上半年,仅在3C这一细分领域收获的两个大单就已近五百台,同时在搬运码垛、先进焊接、机床上下料等应用上也屡屡创下大单。
 
  协作机器人厂商遨博智能的表现也相当惊艳,近日其与利欧集团签下500台战略合作协议。
 
  而曾经被视为工业机器人国产化“拦路虎”的减速器领域,也有一批企业在快速成长。以绿的谐波为例,其谐波减速器已经在埃夫特、新时达、广州数控、新松等企业的工业机器人上大批量使用,甚至在国际市场上也有知名国外机器人公司在批量使用。
 
  ……
 
  种种现状表明,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条正在逐渐形成,已经开始出现一批骨干企业,在各大应用领域也已形成一定竞争力。或许,中国从“机器人进口大国”升级为“机器人制造大国+出口大国”指日可期。


  人机对决
 
  在2017年5月27日前,如果一个1997年出生的小屁孩说,他是人类围棋技艺五千多年来最牛逼、最伟大、最无敌……甚至是“前无古人”的大师时,请你不要喷他。因为,未满20岁的柯洁,不仅仅是世界第一,即使放到五千年的历史中,也真的是“前无古人”!
 
  2017年5月27日,人工智能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天。“天才少年”、“人类最后的希望”柯洁最终还是输了。柯洁在乌镇依然没能带来一场胜利,最终以0:3 败给升级版的AlphaGo。自此,AlphaGo在围棋上完成超越人类三部曲。

  
  


 
 正如柯洁所说:我的改变只是小小的改变,但DeepMind团队是改变世界。
 
  Deepmind发明AlphaGo,并不是为了赢取围棋比赛,而是想测试其人工智能平台,最终“把这些算法应用到真实的世界中,为社会所服务”。
 
  在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的世界,我们可能会越来越多地听到人类惜败的“坏消息”。但是,这一场在人工智能历史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比赛,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都必须做好与AI共生的准备。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