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 数据显示:辽沈人工智能产业东北居首
数据显示:辽沈人工智能产业东北居首
2018-2-2  来源: 沈阳日报  作者:-



   人工智能称得上是当前科技界和互联网行业最为热门的话题。无论将其称作“下一个风口”“最强有力的创新加速器”“驱动未来的动力”,还是关于它会不会比人更聪明甚至取代人的各种争论,都在说明 人工智能又一次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与以往几十年不同的是,人工智能的高潮是伴随着生活和工作的应用而来,它是科技进步的水到渠成,也嵌入了十分广泛的生活场景。因此有人认为:我们或许是和人工智能真正共同生活的第一代人。
 
  本报综合《辽宁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多份报告,带您走进辽沈地区的人工智能发展,看一看我们未来的“真实生活”。
 
  沈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升至55%
 
  高新技术企业增加
 
  555家
 
  2016年
 
  847家
 
  2017年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48.8%
 
  2016年
 
  55%
 
  2017年
 
  沈阳构建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
 
  共投入科技创新专项资金3.7亿元
 
  带动社会投资79.6亿元
 
  支持100项重大科技项目研发
 
  1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培育20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
 
  3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
 
  推动490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产值增长
 
  增长28.6%
 
  机器人
 
  增长12.5%
 
  航空
 
  增长8.2%
 
  新一代信息技术
 
  增长11.6%
 
  生物制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2017年沈阳加快推动老工业基地新旧动能转换,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847家,总量跃居东北首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升至55%,比上年提高6.2%,新动能不断壮大。沈阳构建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共投入科技创新专项资金3.7亿元,并带动社会投资79.6亿元,支持100项重大科技项目研发、1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20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3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推动490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科技创新的溢出效应不断增强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传统制造业加快升级。
 
  2017年,沈阳市出台落实产业转型、智能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实施149个智能升级、170个工业技改、21个工业节能项目,沈阳机床集团、沈鼓集团等重点企业的高端产品产值占比均超过50%。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机器人、航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8.6%、12.5%、8.2%、11.6%;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和创新平台溢出效应不断增强,壮龙多旋翼飞行器等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内首个12英寸半导体薄膜设备生产基地在沈阳投产;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已聚集企业130余家。
 
  与此同时,沈阳市全年推进制造业、服务业、环保、交通、能源等九大“工程包”亿元以上项目631个,完成投资1280亿元。沈阳市还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加快建设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极限尺寸纳米金属材料等490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高新技术企业一年新增292家,总量达到847家;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在沈布局;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6.4%。
 
  2030年 辽沈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超4000亿
 
  《辽宁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城市为突破口,加快构建具有辽宁区域特色的人工智能自主创新体系,在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积极探索布局,提出包括构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培育高端高效智能经济、建设安全便捷智能社会等在内的多项具体任务。
 
  到2020年
 
  我省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在部分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
 
  到2025年
 
  人工智能部分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取得一批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引领性研究成果。
 
  到2030年
 
  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为东北亚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辽沈人工智能将实现拟人的感知、认知和决策能力

  智能经济发展方面
 
  《发展规划》提出,加强高级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与计算、跨媒体分析推理、自主智能协同控制、类脑智能计算等基础理论研究。
 
  高级机器学习方面
 
  将重点研究在线学习、自适应学习、自主学习、弱监督/无监督学习、小样本学习、分布式学习、增强学习、深度学习等理论方法,突破现有机器学习理论受大数据集、标注数据以及模型复杂度对算法效率的制约和影响,实现具备高可解释性、强泛化能力的人工智能。
 
  类脑智能计算方面
 
  重点研究类脑的信息编码、处理、记忆、学习与推理理论,构建类脑复杂系统及类脑控制等理论与方法,实现大脑感知区、运动区和高级脑区的神经网络结构及信息处理过程的精细仿真,建立大规模类脑智能计算的新模型和脑启发的认知计算模型,使机器以类脑的方式实现拟人的感知、认知和决策能力。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