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未来产业新成果!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扎堆亮相科博会
未来产业新成果!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扎堆亮相科博会
2025-5-9  来源:-  作者:-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可重复使用数十次的火箭,明年首飞的“云行”超音速飞机模型……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未来产业,是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活跃的力量。科博会上,北京通过可感可触的开放式布局,结合互动体验区和多媒体展示,让参观者近距离体验未来产业的创新活力。

       人形机器人“天工”近期再升级

       走进展馆便能发现,机器人成了每个展区的标配,五花八门的机器人有的挥手迎接观众,有的趴在地上做俯卧撑,还有的在整个展馆内跑来跑去。

       “大家好,我是天工……”在亦庄展区里,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天工”挥起手臂,来了一段表演秀。此次亮相的是“天工”第一次发布的版本,迄今为止,“天工”已迭代三次。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天工2.0”也将在近期发布。

       从外观上看,“天工2.0”与之前版本有所不同,采用黑、白色的全新外观设计,更加酷炫,身高也比“天工1.0”要高出10厘米、达到1.73米,体重73千克。“天工2.0”将是国内首个针对复杂地形自适应行走的人形机器人,也就是在平地行走时保持直膝行走的拟人姿态,在面对台阶、斜坡、楼梯、坑洼路面等复杂地形时实时调整为稳定步态,从而具备面对泛化地形的高通过性。

       紧挨着“天工”的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四肢配合默契,关节灵活转动,以从容的姿态穿梭在过道中搬运箱子。“它实现了由粗到精的二阶段语义导航,提升了对空间的理解能力。”研发该机器人的优必选高级工程师高伟锋介绍,感控一体、端到端学习型的全身运动控制框架,可支持其灵巧操作和稳定行走,满足其工业场景内复杂的应用需求,推动商业化和产业化进程。

       “快看!这不是前些天跑马拉松的‘小个子’嘛!快来给我和它拍张照!”在昌平展区,“半马”亚军“N2”成了明星,吸引不少观展人上前与其合影。展会现场,身高约1.2米的“N2”机器人再次秀出自己的运动天赋,不仅能跑能跳,还上演了后空翻绝技。

       “后空翻是今年解锁的一个新技能,用了大概三周的时间训练机器人。”研发“N2”的松延动力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后空翻对于人形机器人而言是个“地狱级难度”的动作,能够完成这一挑战意味着实现算法、硬件、结构、电气等全方位的磨炼。团队尝试了多种方式训练机器人,最终通过将动作逐帧分解传授的方式,让其掌握了后空翻技能。

       在各个展区穿梭的双足机器人“TRON 1”跑起来非常快,急速转身都不会跌倒。“它可以兼顾人形机器人双腿结构的简易构型,设有多个接口,能根据需求搭载多样化扩展配件,支持跨领域科研需求。”逐际动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创新器械精准绘制大脑“地图”

       科博会上,一批高端医疗器械惊艳亮相,勾画出医疗创新带来的未来图景。图湃医疗展示了最新的眼科手术设备——数字化全息扫频OCT术中导航显微镜。“过去,医生透过显微镜进行眼科手术,主要起到放大相关结构、组织的功能,而引入OCT技术后,医生不仅能够看得清,还能够像CT一样对相关结构、组织进行‘透视’,看得更加立体,从而助力医生更精准地完成手术。”图湃医疗工作人员介绍。

       记者看到,展示现场的显微镜前放了一朵康乃馨,通过引入OCT技术的显微镜,不仅花朵的片片花瓣被放大,显示屏幕上还能呈现穿透花瓣的立体画面,从而更好地辅助医生进行手术。

       还有的医疗器械采用创新的脑部治疗方式,尝试攻克自闭症、抑郁症、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一份自己的‘功能地图’,有的人可能语言分区发达,有的人可能运动分区发达。”创新企业银河方圆带来了一台能够针对不同脑功能区进行精准对症治疗的脑环路起搏器。

       工作人员拿起仪器放置在头部一边演示一边介绍:“针对不同的患者,我们会先画上一份个性化的大脑‘功能地图’,精准绘制出全脑213个功能分区图谱。根据这份‘地图’,我们会精准定位影响病人情绪、功能等的具体分区,发送脉冲信号进行刺激,帮助病人重新建立环路,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这项突破意味着中国在高端放疗装备领域实现里程碑式跨越,为全球肿瘤治疗贡献中国方案。”北京雷泰腾飞医疗科技公司展示了SuperX“机器人”加速器,该产品运用融合放射治疗、智能机器人等前沿技术,有望攻克运动肿瘤与放射线难以精准对位的世界级难题。

       更多新药备受关注。在亦庄展区,北京泰德制药公司展示了凯立通、苏乐达两款新药:凯立通是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利马前列素片,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填补了腰椎管狭窄的市场空白;苏乐达是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利斯的明贴剂,用于治疗轻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

       “首创”“领先”“第一”密集亮相

       “行业首创”“国内首次”“全球领先”……记者在各大展区内发现,不少新技术、新产品前面都带着这样的标签,展示着北京在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

       “这款关节模组将电机、减速器、驱动器深度集成,突破传统伺服电机30%的体积限制,重量仅为传统伺服电机的六分之一,却可提供高达3倍的扭矩密度,能够显著提升机器人运动性能。”北京灵足时代公司技术运营李黔琦介绍,该模组已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量产,在保证相比工业伺服功率密度提升5倍的同时,将仿生机器人核心部件成本降低40%,真正推动智能硬件进入高性价比时代。

       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需要信息安全的屏障。亦庄企业云驰未来科技展出了一整套智能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安全解决方案,通过车规级可规模化量产的硬件和软件产品、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以及智能化的应急响应机制,其中的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是首发首展。“该设备应用于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车辆,高可靠的设计保障了数据完整、可靠、安全的存储和使用,为自动驾驶车辆事故定责提供保障。”该公司市场经理栾春雁说。

       产业创新离不开基础科研,在怀柔展区,一批高端科学仪器亮相,为创新筑起基石。“这是一台无液氦稀释制冷机,由中科院物理所创新成果转化而来。”科学仪器企业中科量仪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一种能够提供接近绝对零度环境的高端科研仪器,不少科学研究都少不了它的身影,“比如量子计算机想要正常工作,就需要这种仪器来提供低温环境。”过去,这一高端仪器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伴随该仪器在怀柔科学城研制成功,我国突破了该领域的“卡脖子”问题。目前,这一仪器已经接到国内多家大学、科研院所订单,今年预计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北京科技创新策源地的核心优势在展区得到立体化呈现。”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此次科博会既呈现光量子计算、基因大片段写入、柔性传感技术等多项底层原创成果,也展示室温运行光量子计算机、国产卫星激光通信系统、可治疗遗传疾病的基因药物等创新展品,还将展现钠离子电池储能优化、卫星实时数据处理等实际场景应用,让观众直观体会北京在未来产业赛道的系统性布局与先发优势。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